族谱是一种记载家族成员间血缘关系及家族重要成员事迹、家族重要史料的文献类型。由于这种文献主要是以表谱形式来记载家族成员间血缘关系,故最初时被称为“谱”或“牒”。在中国古代,以文字来反映其内容的文献称为“书”,以图像来反映其内容的文献称为“图”,以表格来反映其内容的文献则称为“谱”或“牒”。宋代以后谱牒这种文献主要被称为“家乘”、“家谱”、“支谱”、“族谱”、“宗谱”、“联谱”、“通谱”等,虽然其形式大同小异,但收录范围却大有区别。一般而言,“家谱”多为一个家庭五代之谱,所录人丁有限。现在许多家族因各种原因,难以修成族谱,因此一家五代之谱便应运而生;“支谱”为同一始迁祖的某一支房之谱,也称“房谱”;“族谱”为同一始迁祖的一族之谱;宗谱为同一始祖的不同族别之谱,如赣西湘东客家人为联络声势而常常修纂宗谱;通谱则为某一区域内同一姓氏的不同族别之谱,如湖南湘西北的氏族特别喜欢联合鄂西、蜀东的同姓编纂通谱。也有同时使用二种或以上名称者。
族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及地方史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而族谱之不足,也为人所深刻认识。家谱之不可信,也是各方志多不列氏族志、各艺文志概不收族谱的重要原因。清钱大昕《钜野姚氏宗谱序》称:“宋元之后,私家之谱不登于朝,于是支离傅会,纷纭踳驳,私造官阶,倒置年代,遥遥华胄,徒为有识者喷饭之助矣。”胡适《曹氏显承堂族谱序》言:“家家都是古代帝王和古代名人之后,不知古代那些小百姓的后代都到那里去了?”谭其骧亦认为“谱牒之不可靠者,官阶也、爵秩也,帝皇作之祖,名人作之宗也。而内地移民史所需求于谱牒者,则并不在乎此,在乎其族姓之何时自何地转徙而来。”其实,族谱作为各族所自撰,又岂止仅官阶、爵秩之不可信,特别是湖南土著氏族(大部分已汉化,仅小部分至今仍为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家谱,普遍存在攀援华胄、伪造始迁、讳言土著的现象,一些家谱还有明显违反史学常识的记载。
中国族谱在古代主要的作用是“出仕”、“联姻”、“敬宗”、“收族”,但现今学者关注族谱则更在于其中的文献价值。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曾言:“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尽集天下之家谱,使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著名史学家顾颉刚也认为“我国史籍之富,举世无比,然列代公认的官修正史,由于种种原因,自今论之,尚难允称‘信史’。今青年治史学,当于《二十五史》外博求史料,取精用宏,成就当非前代所可比。而今我国史学领域,有尚待开发的二个‘大金矿’,即地方志和族谱,它一向为治史者所忽视,实则其中蕴藏无尽有价值的史料,为正史所难于悉记而不为人所知者。”
姓氏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姓”产生于中国母系氏族时代,当时的姓很少,仅二十多个,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嬴等等。随着氏族的不断发展,一个“姓”又分化出若干个“氏”,目前中国仍在使用的姓氏约7000多个,其中绝大部分为“氏”,极少数才是古代的“姓”,只是现代人“姓”、“氏”不分,“氏”都衍化成了“姓”。
族谱又是反映姓氏最原始的文献,为了让现代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姓氏文化及族谱,湖南图书馆特举办“中华姓氏源流及族谱系列展”,拟逐一介绍各姓氏由来并同时展出馆藏各家族族谱,目前已举办三期“刘”、“王”、“李”,展览得到社会上广泛关注,许多读者都来询问何时展出自己姓氏的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