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湖南省级分中心

首页 工程介绍 本省概况 数字资源 文件汇编 在线培训 工作论坛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共享工程>全国动态
关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郊化”现象
2011-12-29 15:49:00

摘要

  影响文化馆免费开放的因素中,有一个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即包括文化馆在内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郊化现象。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郊化现象,是新一轮文化设施建设中出现的值得关注的倾向。这种现象的主要特点是:包括文化馆在内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选址在城市的边缘;建筑面积普遍较大,大多超过1万平方米。

  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城郊化,目前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并且有不断蔓延的趋势。在浙江的市级文化馆中,嘉兴、湖州、丽水、金华的市级文化馆就建在城郊,正在建设的杭州市文化馆选址在远离中心城区的钱塘江南岸,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县(市、区)文化馆中,温州市洞头县文化馆、嘉兴海宁市文化馆、平湖市文化馆、台州市三门县文化馆、绍兴上虞市文化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也都建在城郊。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城郊化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原因,梳理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城郊的土地成本低廉。当前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城市中心地段更是寸土寸金,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原先大多建在城市的黄金地段,但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一些地方政府将原先处于繁华地段的公共文化设施用地用作商业开发,并将公共文化设施置换后搬迁到城郊进行规划、新建,以减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成本。

  二是建造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冲动。在新一轮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一些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忽略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公共属性,有意无意地从政绩观出发,希望将公共文化设施建成标志性的建筑,寸土寸金的城区自然不宜于大手笔的规划,在郊区就比较好操作。

  三是忽视专家意见。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的意见往往比专家论证的意见更容易被具体执行者所接受。专家论证会虽然是程序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但经常是走过场而已。

  文化馆等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城郊化现象,其不利影响显而易见。这些公共文化设施远离城市人口,也远离农村群众,得不到很好的利用,造成了公共文化资源的巨大浪费。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是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文化场所,是公众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服务的场所。然而,远在城郊、交通不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文化设施功能的发挥。同时,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追求标志性,运行成本也会加大。如果前来公共文化设施参与文化活动的人数量很少,那么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行成本与服务对象数量之间就存在着巨大的反差,造成巨大浪费。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城郊化现象,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背离了文化设施的公共属性。建设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公众参与文化活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文化馆应该合理规划设施功能,向公众免费、错时开放,根据公众的文化需求,提供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文化设施建到郊外,如何提高当地公众的文化参与率,如何发挥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和利用效益?

  国内群众文化方面的研究人员2003年就提出十五分钟文化圈的理论,提出文化设施建设要以人为本,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就像中小学校的布局一样,要对所在区域的人口进行科学的测算,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论证。在这方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参与地方政府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决策讨论中,显然缺少话语权,哪怕是搬出国务院出台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条例》等相关文化法规,也往往不能阻止一些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当做政绩工程、标志工程,追求建筑面积的庞大、建筑设施的壮观,而没有把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放在突出的位置,没有把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和功能的发挥放在突出的位置。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文化馆等城市公共文化设施都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中心,方便群众前来享受文化生活。现在,如果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向郊区转移,其免费开放及设施功能的发挥,必将受到极大的影响。那巍然耸立在郊外的壮观的公共文化设施,很可能成为装点门面的摆设,与城市的文化品质越来越远,离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远。

 

 

     (原始出处: 中国文化报  2011-12-21 )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WebMaster:[email protected]